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技术》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少学时)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或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电工电子技术》配有教学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全书思考与练习、目标检测的答案,电子教案,拓展阅读,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注册后下载。
目录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
1.1.2 电路模型
1.2 电流、电压和功率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功率
1.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1.3.1 电阻元件
1.3.2 电感元件
1.3.3 电容元件
1.4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4.1 电压源
1.4.2 电流源
1.4.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4.4 电源负载的三种情况
实用知识额定值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前言
(1)配套教学资料极为丰富,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拓展阅读、思考与练习题答题指导或答案、目标检测题答案等。
教学指南的内容包括本课程性质和基本任务、学时安排建议、各章节教学建议、内容提要等,以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精髓,合理安排教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处理好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对自学本教材的读者同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并有大量插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十分方便。
拓展阅读既帮助解决教材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又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扩充。为使学生易学、乐学,采用自问自答形式,语言描述尽量生动。
(2)注重选材。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特点,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所要求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组织教材内容,注重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训练用多种分析方法求解无实际用途的复杂电路的技巧。
(3)突出实用性。以实用为原则精心设计例题、目标检测题,“实用知识”及“应用举例”都取自于生产实际,“实训”项目选题以指导实践应用为目的,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
(4)突出能力培养。书中有许多“知识拓展”、“技能拓展”,教学资料包中有“拓展阅读”,这些内容既扩充了基础知识,又增强了教材的综合性、趣味性。通过鼓励学生自学该部分内容,可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此外,考虑与高中课程的衔接,将高中理科和选修教材中介绍过的内容放在了“知识链接”巾。这部分内容可灵活掌握,根据具体情况可课堂讲授,也可由学生自学完成。
(5)引入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介绍。鉴于电子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书中对SMD、SMT、集成电路封装、印制电路板等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进行了介绍,从而使学生对现代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有更进一步的切身认识。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约9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约32学时。标题前注有*号的内容为选学内容,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教学时数分配情况可参见教学指南。
本书由徐新艳、李厥瑾、孟建明编著,其中1~5章由李厥瑾执笔,6~9章由孟建明执笔,其余部分由徐新艳执笔。全书由徐新艳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