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BR>第1章 绪论<BR>1.1 世界能源现状<BR>1.1.1 概述<BR>1.1.2 能源分类及形式<BR>1.1.3 世界能源未来发展预测<BR>1.2 能源科技发展与电力工业技术发展趋势<BR>1.2.1 能源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BR>1.2.2 电力工业技术发展趋势<BR>1.3 热力发电厂的构成及工作过程概述<BR>1.3.1 热力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BR>1.3.2 热力发电厂主要设备及系统<BR>1.4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BR>1.4.1 朗肯循环<BR>1.4.2 蒸汽再热循环<BR>1.4.3 蒸汽回热循环<BR>1.4.4 热电循环<BR>1.4.5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BR>1.4.6 新型燃煤联合循环<BR>1.4.7 核能发电循环<BR>1.4.8 其他新型动力循环<BR>1.5 热力发电厂的形式与分类<BR>1.6 热力发电厂的发展趋势<BR>1.6.1 继续提高超临界火电机组效室<BR>1.6.2 采用先进的高效低污染技术与动力循环<BR>1.6.3 热力发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BR>1.7 热力发电厂的技术经济及环保指标<BR>1.7.1 热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BR>1.7.2 热力发电厂的环保指标<BR>思考题<BR>第2章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评价方法与指标<BR>2.1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BR>2.1.1 评价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主要方法<BR>2.1.2 凝汽式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及利用<BR>2.2 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BR>2.2.1 凝汽式发电厂的基本概念<BR>2.2.2 主要热经济性指标<BR>2.3 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BR>2.3.1 热电厂的基本概念<BR>2.3.2 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BR>思考题<BR>第3章 热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BR>3.1 热力系统及主设备与参数选择原则<BR>3.1.1 热力系统概念及分类<BR>3.1.2 热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BR>3.1.3 热力发电厂主要热力设备选择原则<BR>3.1.4 机组初、终参数及再热参数的确定<BR>3.2 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BR>3.2.1 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方法<BR>3.2.2 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主要问题及分析<BR>3.2.3 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实例<BR>3.3 热力发电厂的辅助热力系统<BR>3.3.1 工质损失及补充水系统<BR>3.3.2 工质回收及余热利用系统<BR>3.4 热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举例<BR>3.4.1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BR>3.4.2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举例<BR>3.5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BR>3.5.1 计算目的<BR>3.5.2 计算的原始资料<BR>3.5.3 热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BR>3.5.4 基本计算步骤<BR>3.5.5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热力计算举例<BR>3.5.6 Excel在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中的应用<BR>思考题<BR>第4章 热力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BR>4.1 概述<BR>4.2 主蒸汽与再热蒸汽系统<BR>4.2.1 主蒸汽系统<BR>4.2.2 再热蒸汽系统<BR>4.2.3 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举例<BR>4.3 中间再热机组的旁路系统<BR>4.3.1 旁路系统的类型及作用<BR>4.3.2 旁路系统参数与容量的选择<BR>4.3.3 旁路系统举例<BR>4.4 机组回热全面性热力系统<BR>4.4.1 对机组回热全面性热力系统的要求<BR>4.4.2 机组回热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组成<BR>4.4.3 除氧给水系统<BR>4.4.4 回热抽汽系统<BR>4.4.5 回热加热器的疏水与放气系统<BR>4.4.6 抽真空系统<BR>4.4.7 主凝结水系统<BR>4.4.8 汽轮机的轴封蒸汽系统<BR>4.4.9 汽轮机本体疏水系统<BR>4.4.10 小汽轮机热力系统<BR>4.5 辅助蒸汽系统<BR>4.5.1 辅助蒸汽系统的作用与组成<BR>4.5.2 辅助蒸汽系统举例<BR>4.6 锅炉的排污系统<BR>4.6.1 锅炉排污的作用及形式<BR>4.6.2 锅炉排污系统的设计<BR>4.6.3 锅炉排污系统举例<BR>4.7 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BR>思考题<BR>第5章 热力发电厂优化运行与调整<BR>5.1 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主要设备运行与调整<BR>5.1.1 回热加热器运行与调整<BR>5.1.2 除氧器运行与调整<BR>5.1.3 凝汽设备的运行与调整<BR>5.1.4 给水泵运行与调整<BR>5.2 热力发电厂主要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与调整<BR>5.2.1 提高热力发电厂运行经济性的途径<BR>5.2.2 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运行与调整<BR>5.3 热力发电厂调峰经济运行方式<BR>5.3.1 热力发电厂调峰运行方式<BR>5.3.2 低负荷调峰运行方式的经济性<BR>5.3.3 机组起动和停机过程的经济损失<BR>5.3.4 机组调峰运行方式的经济性比较<BR>5.4 运行参数的监视与调整<BR>5.4.1 直流锅炉的运行调整<BR>5.4.2 汽轮机运行参数的监视与调整<BR>5.5 并列运行单元机组之间负荷经济分配<BR>5.5.1 电力负荷曲线与工况系数<BR>5.5.2 热力发电厂的电能成本<BR>5.5.3 热力发电厂单元机组的耗量特性<BR>5.5.4 单元机组的负荷经济分配<BR>思考题<BR>第6章 热力发电厂其他主要辅助系统<BR>6.1 热力发电厂输煤系统及煤场设备<BR>6.2 热力发电厂的供水系统<BR>6.3 热力发电厂的除尘系统<BR>6.3.1 热力发电厂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BR>6.3.2 除尘设备类型和工作原理<BR>6.4 热力发电厂的除灰系统<BR>思考题<BR>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