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BR>第1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结构<BR>1.1 金属材料的性能<BR>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BR>1.1.2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BR>1.1.3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BR>1.1.4 金属材料的经济性能<BR>1.2 金属的晶体结构<BR>1.2.1 金属<BR>1.2.2 晶体结构<BR>1.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BR>1.3 合金的相结构<BR>1.3.1 固溶体<BR>1.3.2 金属化合物<BR>本章小结<BR>第2章 纯金属的结晶<BR>2.1 金属结晶的现象<BR>2.1.1 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BR>2.1.2 金属结晶的微观现象<BR>2.2 金属结晶的条件<BR>2.2.1 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BR>2.2.2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BR>2.3 金属结晶的过程<BR>2.3.1 晶核的形成方式<BR>2.3.2 晶体的长大方式<BR>2.4 晶粒大小的控制<BR>2.5 金属铸锭的组织与缺陷<BR>2.5.1 铸锭的组织<BR>2.5.2 铸锭的缺陷<BR>2.5.3 钢中的杂质元素<BR>本章小结<BR>第3章 合金的结晶<BR>3.1 固态合金中的相与组织<BR>3.2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BR>3.2.1 二元相图的表示方法<BR>3.2.2 二元合金相图的测定方法<BR>3.2.3 杠杆定律<BR>3.3 几种典型的二元合金相图<BR>3.3.1 二元匀晶相图<BR>3.3.2 二元共晶相图<BR>3.3.3 二元包晶相图<BR>3.3.4 二元共析相图<BR>3.3.5 组元间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相图<BR>3.4 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BR>3.5 三元合金相图简介<BR>本章小结<BR>第4章 铁碳合金<BR>4.1 铁碳合金的组元<BR>4.2 Fe-Fe3C相图分析<BR>4.2.1 相图中的基本相<BR>4.2.2 相图中的点、线、区<BR>4.2.3 包晶转变<BR>4.2.4 共晶转变<BR>4.2.5 共析转变<BR>4.3 典型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BR>4.3.1 工业纯铁<BR>4.3.2 共析钢<BR>4.3.3 E共析钢<BR>4.3.4 过共析钢<BR>4.3.5 共晶白口铸铁<BR>4.3.6 E共晶白口铸铁<BR>4.3.7 过共晶白口铸铁<BR>4.4 铁碳合金的成分一组织一性能之间的关系<BR>4.4.1 含碳量对平衡组织的影响<BR>4.4.2 含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BR>4.4.3 含碳量对工艺性能的影响<BR>4.5 Fe-Fe3C相图的应用<BR>4.6 应用Fe-Fe3C相图应注意的问题<BR>本章小结<BR>第5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回复和再结晶<BR>5.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BR>5.1.1 滑移<BR>5.1.2 孪生<BR>5.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BR>5.3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BR>5.4 回复和再结晶<BR>5.4.1 回复<BR>5.4.2 再结晶<BR>5.4.3 晶粒长大<BR>5.5 金属材料的热塑性变形<BR>5.5.1 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BR>5.5.2 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BR>5.6 金属的断裂<BR>5.6.1 断裂的基本形式<BR>5.6.2 影响断裂的基本因素<BR>本章小结<BR>第6章 钢的热处理原理<BR>6.1 热处理概述<BR>6.2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BR>6.2.1 奥氏体转变温度与Fe-Fe3C相图的关系<BR>6.2.2 奥氏体的形成<BR>6.2.3 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BR>6.2.4 奥氏体的晶粒度及控制因素<BR>6.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BR>6.3.1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BR>6.3.2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图<BR>6.3.3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的应用<BR>本章小结<BR>第7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BR>7.1 钢的热处理工艺分类<BR>7.2 钢的普通热处理<BR>7.2.1 退火与正火<BR>7.2.2 退火与正火的选择<BR>7.2.3 淬火和回火<BR>7.3 钢的表面热处理<BR>7.3.1 感应加热表面热处理<BR>7.3.2 火焰加热表面热处理<BR>7.4 钢的化学热处理<BR>7.4.1 渗碳<BR>7.4.2 渗氮<BR>7.4.3 碳氮共渗<BR>7.5 钢的热处理新技术<BR>7.5.1 可控气氛热处理<BR>7.5.2 真空热处理<BR>7.5.3 离子渗扩热处理<BR>7.5.4 形变热处理<BR>7.5.5 表面技术<BR>本章小结<BR>第8章 金属材料<BR>8.1 工业用钢<BR>8.1.1 钢的分类和编号<BR>8.1.2 工业用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BR>8.1.3 碳素钢<BR>8.1.4 合金结构钢<BR>8.1.5 合金工具钢<BR>8.1.6 特殊性能钢<BR>8.2 铸铁<BR>8.2.1 铸铁的特点和分类<BR>8.2.2 铸铁的石墨化<BR>8.2.3 常用铸铁<BR>8.3 有色金属及合金<BR>8.3.1 铝及铝合金<BR>8.3.2 铜及铜合金<BR>8.3.3 镁及镁合金<BR>8.3.4 钛及钛合金<BR>8.3.5 滑动轴承合金<BR>本章小结<BR>第9章 非金属材料<BR>9.1 高分子材料<BR>9.1.1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BR>9.1.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BR>9.1.3 常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BR>9.1.4 合成橡胶<BR>9.1.5 粘合剂<BR>9.2 陶瓷材料<BR>9.2.1 陶瓷的制作工艺<BR>9.2.2 陶瓷的组织结构<BR>9.2.3 陶瓷的性能<BR>9.2.4 常用陶瓷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BR>本章小结<BR>第10章 新型材料<BR>10.1 新型材料的分类<BR>10.2 功能材料<BR>10.2.1 形状记忆合金<BR>10.2.2 超导材料<BR>10.2.3 储氢材料<BR>10.2.4 智能材料<BR>10.2.5 梯度功能材料<BR>10.3 复合材料<BR>10.3.1 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BR>10.3.2 复合材料中各组元的作用<BR>10.3.3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征<BR>10.3.4 复合材料的复合机制<BR>10.3.5 复合材料的应用<BR>10.4 纳米材料<BR>10.4.1 纳米材料的分类<BR>10.4.2 纳米材料的特性<BR>10.4.3 纳米材料的应用<BR>10.4.4 纳米材料的制备<BR>本章小结<BR>第11章 工程用金属材料的选用<BR>11.1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分析<BR>11.2 工程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BR>11.3 轴、齿轮等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BR>11.3.1 轴类零件<BR>11.3.2 齿轮类零件<BR>11.4 箱体类零件分析<BR>11.4.1 常用箱体类零件及选材<BR>11.4.2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BR>11.4.3 化工设备用材<BR>11.5 工程材料应用举例<BR>本章小结<BR>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