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Wind Turbine Control Systems: Principles, Modelling and Gain Scheduling Design
- 原出版社: Springer
- 作者: (阿根廷)Fernando D. Bianchi Hernan De Battista Ricardo J. Mantz
- 译者: 刘光德
- 丛书名: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58292
- 上架时间:2009-3-6
- 出版日期:2009 年3月
- 开本:16开
- 页码:16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 > 自动控制、检测 > 机电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分类专区 > 机工电工电子分社 > 国际电气工程译丛
编辑推荐
《风力机控制系统原理建模及增益调度设计》在风力机控制系统中很有必要应用线性参数变化(LPV)增益调度技术以控制风能转换系统。利用最新改进的经典增益调度技术可以获得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法及简单的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在额定功率以下最大化地获得能量转换效率及减少传动系统的载荷,现代风力机通常在变速的工作状态下运行。此外,通常对叶片进行桨距控制以限制额定风速以上期间风能的捕获。变速变桨风力机系统更加复杂的特性可以由它控制灵活(即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输出更加优良的电力质量及有着更长的使用年限的优点所弥补。由于控制系统对摘获风能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使风能技术更具有竞争性,很有必要设计可靠的同时具有高性能的控制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控制理论基础的研究人员与学生,以及控制理论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应用风能技术的工程师。...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符号
第1章 引言
1.1 风能转换系统的控制
1.2 增益调度技术
1.3 风能转换系统的鲁棒控制
1.4 本书的纲要
第2章 风和风力机
2.1 风
2.1.1 风资源
2.1.2 平均风速
2.1.3 风能
2.1.4 湍流
2.2 风力机
2.2.1 风轮的种类
2.2.2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2.2.3 气动力、转矩和功率
2.3 风力机的风速
2.3.1 确定风速
媒体评论
1.3 风能转换系统的鲁棒控制
鲁棒性是控制器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点。风力机是一种复杂的机械系统,它含有一个三维风速场中灵活运转的机构。此外,经过转子由风形成的气动力是高度非线性的。这些非线性特性造成超过系统运行范围气动行为的诸多显著变异。因此,这种系统的建模是相当复杂的。
出于控制的目的,传统上使用通过鉴定而获得的简单的气动模型。合适的模型是那些可以获取气动现象的模型,而气动现象影响着风能转换系统的稳定性及性能。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可以识别风能转换系统。其中之一是一种黑箱的方法,其模型的顺序没有被事先指定。此外没有对相关的动态性进行假定。识别的过程是为了寻找模型的顺序及参数使之最好地符合每一种运行条件下风能转换系统的动态性。由于工作点是由风速所决定的,而风速是一种不可控输入变量,因此就需要长时间的测量。固定风速间歇期间所收集的资料因此被用来识别此时风速条件下线性模型的有效性。因此,可以获得一簇线性模型。反之,其他方法依赖于机械系统的总体表现。通过柔性铰链的链接与集中气动力的激发,传动系统及构件可以建模成一系列刚体。由于模型的组成部分不直接对应到实际的机械装置,这就有必要将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尽可能地与实际观测到的动态行为相匹配。在这两种方法中,模型受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且在高频时将失效。
尽管目前已经开发了大量的风力机控制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明确地将建模误差考虑进去。发表在公开的文献中的例外之一是Bongers等的研究,他使用了线性鲁棒控制理论的工具来解决模型的不确定性及非线性动态性。近来,通过使用鲁棒增益调度技术开发出了许多保守性更小的控制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增益调度技术在风力机控制中非常普遍,然而在鲁棒控制的情况下却很少提到。
书摘
第1章 引言
1.3 风能转换系统的鲁棒控制
鲁棒性是控制器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点。风力机是一种复杂的机械系统,它含有一个三维风速场中灵活运转的机构。此外,经过转子由风形成的气动力是高度非线性的。这些非线性特性造成超过系统运行范围气动行为的诸多显著变异。因此,这种系统的建模是相当复杂的。
出于控制的目的,传统上使用通过鉴定而获得的简单的气动模型。合适的模型是那些可以获取气动现象的模型,而气动现象影响着风能转换系统的稳定性及性能。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可以识别风能转换系统。其中之一是一种黑箱的方法,其模型的顺序没有被事先指定。此外没有对相关的动态性进行假定。识别的过程是为了寻找模型的顺序及参数使之最好地符合每一种运行条件下风能转换系统的动态性。由于工作点是由风速所决定的,而风速是一种不可控输入变量,因此就需要长时间的测量。固定风速间歇期间所收集的资料因此被用来识别此时风速条件下线性模型的有效性。因此,可以获得一簇线性模型。反之,其他方法依赖于机械系统的总体表现。通过柔性铰链的链接与集中气动力的激发,传动系统及构件可以建模成一系列刚体。由于模型的组成部分不直接对应到实际的机械装置,这就有必要将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尽可能地与实际观测到的动态行为相匹配。在这两种方法中,模型受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且在高频时将失效。
尽管目前已经开发了大量的风力机控制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明确地将建模误差考虑进去。发表在公开的文献中的例外之一是Bongers等的研究,他使用了线性鲁棒控制理论的工具来解决模型的不确定性及非线性动态性。近来,通过使用鲁棒增益调度技术开发出了许多保守性更小的控制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增益调度技术在风力机控制中非常普遍,然而在鲁棒控制的情况下却很少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