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全书分7章,包括流体的流动与输送、传热过程和传热设备、精馏、吸收、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反应工程学和膜分离过程。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书中提供了典型的例题和习题。书末附有做化工习题常用的物性参数图表及管子、泵、通风机的部分规格。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工科有关专业及理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从事设计、开发和运行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1 流体的流动与输送
1.1 概述
1.2 流体静力学方程
1.2.1 流体的性质
1.2.2 流体的压强
1.2.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2.4 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1.3.1 流量与流速
1.3.2 粘度
1.3.3 流体流动的类型及其判断
1.3.4 流动边界层
1.3.5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
1.3.6 流体流动过程的能量守恒和转化(伯努利方程式)
1.4 流速与流量的测量
1.4.1 测速管
1.4.2 孔板流量计
1.4.3 转子流量计
1.5 流体流动时的阻力
书摘
1.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化学工程是研究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不但包括具有化学变化的过程,而且还包括分离混合物为较纯净的不同组分的过程,以及改变物料的物理状态和性质的各种过程。因此,它需要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基础,研究化学、石油、冶金、轻工、生物、食品、环保等工业中具有共同特点的单元操作和化学反应工程等,以及有关的流体力学,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的原理,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等,以求得工业生产上的优质、高效、低能耗,并防止环境污染。
据考证,早在1万年前中国人就已掌握了用窑穴烧制陶器的技艺;5000年前埃及人开始酿制葡萄酒,并用布袋对葡萄汁过滤……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操作都仅仅是规模很小的手工作业。化学工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世纪下半叶随着大规模制造化学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发展而形成的。
1791年N.吕布兰发明的吕布兰工业制碱法标志着化学工业的诞生。到了19世纪70年代,制碱、制酸、化肥、煤化工等都已有了相当规模,许多新发明、新技术被应用到化学工业中,此时主要研究对象是采用化学加工技术、涉及各种行业的化工生产工艺,研究内容涉及原料特点、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最适宜操作条件以及所用机械设备的构造与使用,开设的课称为化学工艺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化学工程始于20世纪初。1901年英国人G.E.戴维斯出版的《化学工程手册》成为世界上第一本阐述各种化工生产过程共性规律的著作。第一本系统阐述单元操作原理和计算方法的著作是l923年w.H.Walker,W.K.Lewis和w.H.McAdams合著的《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