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教学建议
第1章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1
学习目标1
1.1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与分类2
1.1.1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2
1.1.2 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2
1.2 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与特征6
1.2.1 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6
1.2.2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9
1.3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10
1.3.1 全球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10
1.3.2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12
本章小结14
课后习题14
第2章 远期合约15
学习目标15
2.1 远期合约概述16
2.1.1 远期合约的基本概念16
2.1.2 远期市场的参与者17
前言
然而,2007年美国市场的次级贷款问题触发了几乎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许多西方银行因资产证券化等衍生产品而蒙受了巨大损失,雷曼兄弟、AIG等跨国金融机构因CDS等场外金融衍生品轰然倒下,金融市场一片狼藉。危机冲击下的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2008年我国部分企业因投资衍生金融产品失败发生巨额亏损,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航油套期保值公允价值损失约62亿元,中国国航因航油套期保值浮亏68亿元,中国远洋远期运费协议(FFA)公允价值损失约40亿元……一时间,衍生产品成为众矢之的,被视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灾难的罪魁祸首,是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内外的舆论充满着对金融衍生品不加区分的口诛笔伐,衍生产品似乎有被“妖魔化”的趋势。
衍生产品真的如洪水猛兽这么可怕吗?其实不然。比如有人因为触电而死亡,有人因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难道我们能够因为这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否定火与电的功能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贴切地形容了衍生产品的特性,在几年前的安然倒闭事件中,由于购买了CDS,持有12亿美元安然债券的花旗银行幸运地躲过了一劫。然而,同样是CDS,却在此次全球性的次贷危机中将雷曼兄弟送上了不归路。金融衍生品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这并没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
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反思,我们应更为深入和客观地认识衍生产品,不能否认其稳定市场、管理风险的作用,忽视其在金融危机考验下显示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而是应该反思自身在风险管理和衍生产品管理过程中的失误,总结教训,得到启示,从而充分发挥衍生产品固有的套期保值、管理风险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本书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结构向读者介绍当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及类型,以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四种基本衍生金融工具类型为主线,分别阐述这些工具的特征、定价、交易策略以及风险管理。
本书的目的是使读者饶有兴趣地学习基本的衍生金融工具,掌握其特性,并孜孜不倦地深入研究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定价,且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编者
2018年08月
媒体评论
本书适用于金融、金融工程和财务专业的本科学生,也可供业内相关人士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