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 Globalization (Concepts)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和美国管理学会的前主席。得克萨斯A&M大学Joe B. Foster讲席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及名誉院长。希特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获得荣誉博士学位。他发表的作品有260余种,包括26部合著或合编的著作。他在《管理学报》(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年卷的一篇文章使他成为过去25年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十位管理学学者之一;曾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之一。他是许多期刊的编审委员会成员,包括《管理学会学报》(AMJ)、《应用心理学杂志》(JAP)等,还是《管理学会学报》的顾问编辑和编辑、《战略创业杂志》(SEJ)的创刊人及顾问编辑。他曾获欧文卓越教育家大奖、管理学会杰出服务奖,以及《管理学会学报》等期刊的“最佳论文奖”。
R. 杜安·爱尔兰
得克萨斯A&M大学梅斯商学院教授,曾任管理系主任。他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EDP学员等讲授战略管理课程。他的研究集中于多元化、创新、公司创业以及战略创业,发表的作品有200余种,包括10多部著作。他正在或曾经任职于许多期刊的编审委员会,如《管理学会评论》(AMR)、《商业风险杂志》(JBV)等。他是《管理学会学报》的主编,还担任《管理学会评论》《战略管理杂志》(SMJ)等期刊特刊的合作编辑。他曾获《管理学会学报》等期刊的“最佳论文奖”,以及美国小企业和企业家联盟(USASBE)颁发的“公司创业最佳期刊论文奖”。
罗伯特E. 霍斯基森
莱斯大学杰西·琼斯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系主任,诺丁汉大学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公司并购和剥离、多元化、公司创业以及合作战略等,研究成果发表在120余种刊物上,曾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学者之一。他现在是《战略管理杂志》的副主编和《管理学会学报》的编审委员会成员,还是一些刊物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顾问编辑和客座编辑),如《管理学会学报》和《组织科学》等。他曾获美国战略管理协会杰出学术贡献奖、杨百翰大学William G. Dyer 杰出校友奖等。
目录
前言第一篇 战略管理的输入
第1章 战略管理与竞争力2
开篇案例 金色拱门的全球冲击力2
1.1 竞争格局6
战略聚焦 星巴克:一家新经济时代的跨国公司7
1.2 超额利润的产业组织模型12
战略聚焦 航空业例证了产业组织模型中的模仿与不良业绩13
1.3 超额利润的资源基础模型14
1.4 愿景和使命16
1.5 利益相关者17
1.6 战略领导者20
1.7 战略管理过程22
小结23
复习与思考24
实践练习1-1 利益相关者分析、战略计划和战略领导力25
实践练习1-2 将超额利润置于产业组织模型试验中25
第2章 外部环境:机会、威胁、行业竞争与竞争对手分析27
开篇案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极具挑战的环境中激烈竞争的对手27
2.1 总体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29
前言
本书的每个新版本都旨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战略管理的相关知识,我们始终热衷于此并为此不懈努力。通过仔细分析最前沿的学术研究,第11版的选材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且篇章之间高度相关。我们持续关注各大商业出版物(如《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财富》《金融时报》《快公司》和《福布斯》)上的优秀文章,以及社交媒体(如博客)上发表的文帖。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这些社交媒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通过研究大量的文献,我们找出了能说明公司是如何运用(或不运用)战略管理的例子。本书中所讨论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人们熟知的,但是也有一些较为陌生,原因之一在于我们选材的公司来自世界各地,这样能说明全球化公司是怎样运行的。为使读者在阅读、思考公司究竟是如何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技术和概念(基于最新研究)的过程中收效最大,我们注重使用最为生动、最易理解的编写方式。
第11版有以下三个优点:
本书对战略管理知识的论述最为详尽且易懂。
本书所选的战略管理文献,既囊括了经典著作,又包含了前沿研究。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经典著作提供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而前沿研究则揭示了如何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环境中有效运用战略管理知识。本书还呈现了有关公司如何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技术和概念的最新案例。尽管此书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但它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包含了大量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技术和概念的案例。例如,在第11版中,我们通过分析500多家公司来描述战略管理的应用。总的来看,再没有第二本战略管理教材能像本书一样将多种多样选材中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选材的公司既有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型企业,如苹果、亚马逊、波音、星巴克、沃尔玛、迪士尼、通用电气、戴尔、金宝汤、可口可乐、惠普、福特、UPS、摩根大通、默克等,也有总部设在美国以外的商业巨头,如家乐福、雀巢、爱立信、诺基亚、维珍集团、东京电力公司、力拓矿业集团、西麦斯、吉百利、宜家、芬莎、武田制药、阳狮集团、三一重工、和记电讯、和记黄埔、Zara等。由此可知,本书所选的这些公司活跃在各大领域,提供着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运用著名学者的观点来讨论何谓战略管理,如Ron Adner、Rajshree Agarwal、Gautam Ahuja、Raffi Amit、Africa Arino、Jay Barney、Paul Beamish、Peter Buckley、Ming-Jer Chen、Russ Coff、Rich D’Aveni、Kathy Eisenhardt、Gerry George、Javier Gimeno、Luis Gomez-Mejia、Melissa Graebner、Ranjay Gulati、Don Hambrick、Connie Helfat、Amy Hillman、Tomas Hult、Dave Ketchen、Dovev Lavie、Michael Lennox、Yadong Luo、Shige Makino、Costas Markides、Danny Miller、Will Mitchell、Margie Peteraf、Michael Porter、Nandini Rajagopalan、Jeff Reuer、Joan Ricart、Alan Rugman、Richard Rumelt、David Sirmon、Ken Smith、Steve Tallman、David Teece、Michael Tushman、Margarethe Wiersema、Oliver Williamson、Mike Wright、Anthea Zhang以及Ed Zajac。同时,我们也用著名高管及从业者(如Michael Corbat、Jamie Dimon、Carlos Ghosn、Heinrich Hiesinger、Marilyn Hewson、Jeff Immelt、Elon Musk、Paul Pullman等)的实践经历来说明战略管理是如何在不同组织中发挥作用的。
本书的作者也是活跃的学者。我们研究战略管理领域的各种课题,以此为战略管理文献做出贡献,并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技术和概念,最终提升公司业绩。因此,我们将自己的研究与上述诸多著名学者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本书除了上述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并做了些许校正:
全新的“开篇案例”及“战略聚焦”单元。我们保持了一贯的传统,更新所有的“开篇案例”及“战略聚焦”(少数几篇仍选用了相同公司的案例,但内容已全部更新),许多案例中谈到的公司都不位于北美洲;另外,每章中的公司案例都是全新或更新过的。由此,你能接触到大量新颖的案例,从中看出这些同时在本土及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组织是如何运用战略管理过程提升业绩、超越竞争对手的。
30个全新案例。这些案例选材于总部设在美国和其他多个国家的组织机构,其中的许多案例都有完整的财务数据。这些实时案例使积极学习的学生有机会运用战略管理过程,理解组织情况及所处环境,提出合适的建议应对重大事件。
1 000余篇新的参考文献。各章注释总共包含1 000余条参考文献的信息,这些参考文献是本书加入的新材料和最新战略管理概念的来源,它们不仅显示了我们参考的经典和最新文献的信息,还表明了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一些章节加入了新的概念。例如,第1章中的双边管理灵敏度和双边文化管理;第2章中的非正式经济;第9章中的公私合营的战略合作模式(这在工业园区中能够体现出来),以及战略改变。
一些章节加入了新的内容。例如,A-S-P框架(第1章和其他章节均有提及);又如,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以及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所带来的影响(第1章和第8章);再如,第2章提到的非正式经济的规模大小和范围;第4章的创新者困境,全面质量管理在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方面的应用;第6章的行业内部多元化。
一些章节涵盖了新的信息。例如,第1章提到的股东掌控社区;第2章介绍的当前全新的人口数据,包括种族融合、地理分布等,以及经济环境的相关数据;第7章讨论的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的一般合伙人战略;第8章介绍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所涉及的有关国际投资政治风险的相关信息,地理集聚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区中的一系列互联公司和社会团体(第9章);有关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的新资讯和更新的信息(第10章);关于在线零售商如何改变货仓式零售商结构的讨论(第11章);以及当前发生在公司中有关内部和外部CEO选拔的新数据(第12章)。
新修订的“实践练习”安排在每章的最后,以供学生理解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应用。这些“实践练习”将主动学习者置于不同的情境下,要求他们运用战略管理过程来应对这些不同情境。
当前研究及其在实际组织中的实时运用,二者保持均衡。本书不仅涵盖了最优秀的研究成果,还包括许多有效的真实案例,以帮助主动学习者理解不同类型的战略,这些战略也是组织机构为完成愿景和使命而运用的。
迈克尔A.希特
R.杜安·爱尔兰
罗伯特E.霍斯基森
书摘
6.4.1 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本市场被认为是有效分配资本的方式。其有效性表现为,使投资者更公平地对待具有较高预期的现金流价值。资本的分配还可以通过债券的形式,以及股票持有者和债务人通过持有具有高增长和盈利前景的企业的债券来使投资增值。
在大型多元化公司中,公司总部会将资本分配至各业务部门以提高整个企业的价值。这种分配方式下产生的收益可能会超过股东将资本投资到外部市场上所获的收益,因为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对本公司内的业务组合及其绩效有一个真实且透彻的认识,在做资本配置的决定时他们拥有最全面的信息。
与公司的内部人员相比,外部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对公司各业务的业绩及未来预期都只能进行估计。再者,尽管寻求投资者的企业要对潜在投资者(如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提供信息,但公司内部的资本市场仍拥有至少两点信息上的优势。首先,公司年报或者以其他形式向资本市场提供的信息可能不会包含负面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对积极的前景和成果的强调;其次,由于公司必须披露其信息,这就为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对其进行模仿提供了可能。通过研究这些信息,竞争对手可能会复制其能创造价值的战略。因此,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配置有助于企业保护其在通过实施公司层战略和各种业务单元的战略时创造的竞争优势。
由于通过外部力量进行的改变往往是间接的(比如通过董事会成员),只有在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才可能让公司外部人员干涉其资本配置方式,如公司不得不破产或者需要调整其最高领导层时。但通常情况下,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公司总部就可以做一些微调,如调整激励机制或公司某一部门的战略。因此,与外部市场配置相比,内部资本市场配置的标准可以更详细。由于信息的有限性,外部资本市场可能无法将资本适当地分配到一些颇具潜力的项目上。多元化公司的总部可以更有效地执行任务,如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来管理业绩不好的管理团队。通用电气(“开篇案例”中有所介绍)很好地进行了资本在众多业务间的分配。尽管是一家相关联系型企业,但是通用电气在四个主要的战略业务部门间进行了不同的资本分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用电气金融服务为通用电气创造了最多的利润(直到近期的金融危机为止),从而从公司内部分配中获得了足够的资本额。然而,正如“开篇案例”所提到的,通用电气金融服务最近几年表现不佳,而通用电气分配给该业务的资源也减少了,给其他业务的资源则增多,比如能源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