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国各地广大会计、财务、税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企业管理等财税人士。
内容简介
书籍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严格依据最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编写。全书分为4篇共43章,对准则的制定或修订背景、准则适用范围、新旧准则差异比较、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的主要影响、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以及会计披露等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介绍,具有高度的操作性、实用性。本书自2007年第1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会计、财务等财税人士的关注和厚爱,很多机构将本书列为内部培训教材,大量财税人士将本书选为自学和知识更新的“宝典”。
作译者
贺志东 全国著名财税、审计专家、法学家(财税法方向),资深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我国纳税筹划、纳税调整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我国财务筹划、纳税管理、涉税风险、纳税自查、征税筹划、控制基础和风险导向税务稽查学科创始人,在业界有“中国纳税筹划第一人”、“中国财务筹划第一人”之称。
曾先后担任某税务稽查局负责人、审计师事务所所长、某大型涉外企业集团(A、B、H股上市公司)总部副总裁、某学院教授等职,现任智董集团(国家级企业集团)旗下智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中华第一财税网首席专家。
近20年来,主持研究财会、审计、纳税筹划、避税与反避税、纳税管理、税务稽查、税收实务等课题数十项。在《财务与会计》、《中国税务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税务总监》(清华大学出版社)、《纳税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等作品数十部。曾为众多中外知名企业成功提供财税筹划或财税管理、财税风险防范等服务,也曾应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等著名学府、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社会团体等邀请为诸多企业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税务总监、DBA、EMBA、MBA、税务官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作演讲、授课数百场,参训单位达数万家。已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做”财税管理与财税筹划内部培训200多场。
目录
第1篇综合篇
第1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概述
1.1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
1.2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1.3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第2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1基础知识
2.2基本假设(前提)
2.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4会计要素
2.5会计记账方法
2.6会计计量
2.7财务会计报告
附录
第3章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
3.1基础知识
3.2计量时的相关考虑和假设
3.3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3.4估值技术
3.5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3.6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3.7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3.8公允价值披露
附录
第4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4.1基础知识
4.2确认和计量
4.3列报
4.4新旧会计科目的衔接
附录
第2篇一般业务准则篇
第5章存货
5.1基础知识
5.2初始计量
5.3后续计量
5.4期末计量
5.5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6章长期股权投资
6.1基础知识
6.2初始计量
6.3后续计量
6.4期末计量
6.5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7章合营安排
7.1基础知识
7.2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
7.3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7.4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附录
第8章投资性房地产
8.1基础知识
8.2确认和计量
8.3后续计量
8.4转换
8.5处置
8.6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9章固定资产
9.1基础知识
9.2确认
9.3初始计量
9.4后续计量
9.5处置
9.6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0章无形资产
10.1基础知识
10.2确认
10.3初始计量
10.4后续计量
10.5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1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1.1基础知识
11.2确认和计量
11.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
11.4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
11.5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11.6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2章资产减值
12.1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背景
12.2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12.3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2.4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12.5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12.6商誉减值的处理
12.7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附录
第13章职工薪酬
13.1基础知识
13.2短期薪酬
13.3离职后福利
13.4辞退福利
13.5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3.6披露
附录
第14章企业年金基金
14.1基础知识
14.2确认和计量
14.3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报
14.4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5章股份支付
15.1基础知识
15.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15.3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5.4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附录
第16章债务重组
16.1基础知识
16.2债务重组的处理
16.3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7章或有事项
17.1基础知识
17.2确认和计量
17.3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8章收入
18.1基础知识
18.2销售商品收入
18.3提供劳务收入
18.4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8.5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19章建造合同
19.1基础知识
19.2合同收入
19.3合同成本
19.4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的确认
19.5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19.6披露
附录
第20章政府补助
20.1基础知识
20.2确认和计量
20.3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21章借款费用
21.1基础知识
21.2确认和计量
21.3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22章所得税会计
22.1基础知识
22.2确认和计量
22.3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23章外币折算
23.1基础知识
23.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3.3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附录
第24章企业合并
24.1基础知识
24.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4.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4.4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25章租赁
25.1基础知识
25.2融资租赁
25.3经营租赁
25.4售后租回交易
25.5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26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和差错更正
26.1基础知识
26.2会计政策变更
26.3会计估计变更
26.4前期差错更正
26.5披露
26.6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27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7.1基础知识
27.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27.3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附录
第28章每股收益
28.1基础知识
28.2基本每股收益
28.3稀释每股收益
28.4其他
附录
第3篇特殊行业或特定业务准则篇
第29章生物资产
29.1基础知识
29.2确认和初始计量
29.3后续计量
29.4收获与处置
29.5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30章石油天然气开采
30.1基础知识
30.2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
30.3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
30.4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
30.5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
30.6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31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31.1基础知识
31.2金融工具确认
31.3金融工具计量
31.4金融资产减值
31.5通用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31.6专用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32章金融资产转移
32.1基础知识
32.2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
32.3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附录
第33章套期保值
33.1基础知识
33.2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33.3套期确认和计量
33.4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34章原保险合同
34.1基础知识
34.2原保险合同的确认
34.3原保险合同收入
34.4原保险合同准备金
34.5原保险合同成本
34.6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35章再保险合同
35.1基础知识
35.2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35.3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35.4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
附录
第36章金融工具列报
36.1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36.2特殊金融工具的区分
36.3收益和库存股
36.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36.5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列报
36.6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36.7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
附录
第4篇报告准则篇
第37章财务报表列报
37.1基础知识
37.2资产负债表
37.3利润表
37.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7.5附注
附录
第38章现金流量表
38.1基础知识
38.2基本要求
38.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38.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38.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38.6披露
38.7现金流量表列报格式及编写说明
附录
第39章中期财务报告
39.1基础知识
39.2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39.3确认和计量
附录
第40章合并财务报表
40.1基础知识
40.2合并范围
40.3合并程序
40.4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附录
第41章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41.1基础知识
41.2重大判断和假设的披露
41.3在子公司中权益的披露
41.4在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权益的披露
41.5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附录
第42章分部报告
42.1基础知识
42.2报告分部的确定
42.3分部信息的披露
附录
第43章关联方披露
43.1基础知识
43.2关联方
43.3关联方交易
43.4披露
附录
附录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附录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附录C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汇编
附录D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汇编
书摘
1.1.2具体准则
1.概念
具体准则处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具体规范。
目前具体准则共有41项,这41项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2.分类
具体会计准则可以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或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1)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建造合同、所得税、固定资产、租赁、收入、职工薪酬、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外币折算、借款费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年金基金、每股收益、无形资产、资产减值、或有事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等准则项目。
(2)特殊行业或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或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准则项目。
(3)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等准则项目。1.1.3应用指南
1.概念
应用指南是补充,处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主要解决在运用具体准则处理经济业务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及其格式。类似于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
2.构成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二部分为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主要对具体准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出解释性规定。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主要根据具体准则中涉及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基本涵盖了所有企业的各类交易或事项。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在准则解释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解释包含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及其附注,《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解释包含了企业现金流量表格式及其附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解释包含了企业合并报表格式及其附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