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Investor's Manifesto: Preparing for Prosperity, Armageddon,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
- 原出版社: Wiley

编辑推荐
草根英雄为全世界投资者起草的启蒙宣言
打破枷锁,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的行动纲领
先锋基金创始人约翰·博格
《漫步华尔街》作者伯顿·马尔基尔 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投资者宣言》内容简介: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正在让普通大众不得不做出抉择:是任凭金融地震与通胀海啸疯狂吞噬自己的财富?还是奋起反抗,做自己投资的主宰?
如果选择后者,你将注定要走上一条艰辛之旅,因为驾驭金融市场的难度不亚于为自己开飞机与做手术,对于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投资者,要让他们如何面对波涛汹涌的市场的汪洋?
伯恩斯坦认为,只要有一些简单的投资知识与常识,并且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投资,即便你不能成为逆浪而上的投资弄潮儿,你也能获得满意的回报,并口袋满满地安全上岸。为此,伯恩斯坦在《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中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从金融史的角度探讨分散风险的必要性;
就经常困扰投资者的一些常见误区针锋相对地提出应对措施;
讨论了如何根据生活中的理财实际情况来规划自己的投资;
教育投资者应该如何避免毁灭性的市场力量;
引入帕斯卡赌局的概念,以此向投资者解释应当如何识别并且避开最危险的投资情景。
而《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的目的就在于教育与启蒙投资者,让他们能在变幻莫测的市道中乘风破浪,化险为夷。只要你谨遵《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的建议,并且在别人失去理智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那么,你就有机会避免那些摆在你面前的市场危机,并且在长期内获得盈利。
作译者
作者:(美国)威廉 J.伯恩斯坦(William J.Bernstein) 译者:宋三江 郭欣 王文婕
威廉 J. 伯恩斯坦,知名的公司财务理论家,因其对现代金融投资组合与公司财务报表的研究而享有盛名,他还是资产配置领域的杂志《有效边界》的编辑和著名网站www.efficientfrontier.com的创始人、畅销书作家,也是普通美国投资者心目中的草根英雄。作为一名曾经的神经医学专家,伯恩斯坦对市场的狂热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总是能从其独特的视角剖析市场与投资者。他著有《聪明地配置资产》(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or)、《投资的四大支柱》(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财富的诞生》(A Birth of Plenty)和《伟大的交易》(A Splendid Exchange)四本著作,并因此而奠定了普通投资者心目中的不朽地位。
目录
推荐序二 金融危机的教训
译者简介
前言投资制胜的新法则
第1章 重温金融简史
开端
威尼斯九死一生
不可思议的市场风险溢价萎缩
本章小结
第2章 投资工具的本质
乌鸦与收益
历史与数学
高登先生的神奇方程式
家庭住房的投资价值几何
权益证券上的冒险
与上帝掷骰子
法玛寻找天使却一无所获
不要被超级巨星迷惑
博格大获全胜
好运气比智慧更重要
前言
8年前,当我写完一本投资书籍的时候,曾经发誓不再动笔写书,其中原因有二:
第一,金融是一个相对来说重重受限的领域,没有多少知识是确凿无误的。个人投资者甚至专业人士所需掌握的全部知识加在一起也少得可怜。如果让所有金融研究机构汇总经典学术专著,结果列入榜单的读物大概也就几十本。而如果让一个普通的医生、社会工作者、科学家来做这件事,那么,他们的必读书目即使算不上汗牛充栋,也可能要摆满好几个书架。简而言之,我已经在我的前两《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里涵盖了关于金融投资迄今为止所有必备的知识内容。
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极大地改变了投资格局,如果真的想找一个机会写一本能够上一个档次的新书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一个良机。现在的投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契机,我想借用这个机会来重申一系列经久不衰的投资原则。
1934年,现代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写了一本伟大的著作《证券分析》,《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清晰地阐述了现在被普遍认可的评估股票和债券的方法,直至今日它仍被奉为金融专业人士的必读书目。作为一本内容涉猎广泛、富于变化的著作,它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打动着读者。
格雷厄姆优美的文笔和系统的论述结构令我折服,堪称金融作家的典范。他描述的是一个被严重破坏的投资环境,这个国家曾经非常强大的公司股票和债券遍体鳞伤,似乎一文不值,这种环境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格雷厄姆在同辈投资者中特立独行,他少有地通过数据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有闲钱的人不买些股票就是傻瓜,而且建议股票和债券各持有50%。在今天看来,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一投资比例过于保守,但在1934年这被认为是疯狂的行为。
早年我在阅读《证券分析》的时候,格雷厄姆书中关于当时混乱局面的描述让我想到一部关于罗马衰亡的B级电影:引人入胜,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风平浪静的现代金融体系联系起来。
但是我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市场不再风平浪静,2008~2009年的某些时间节点与1934年的相似程度之高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它们可能还会卷土重来。正如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一样,现在对于各类投资者而言,无论是大胆的还是谨慎的,都存在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如果想找一个时间去买些股票并长期持有的话,那么现在正当其时。
第二,也就是我不愿意写金融投资类书籍的另一个原因,它无关金融经济知识本身,而和我的固有观念有关。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具备一系列技能,但是具备所有这些技能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要我承认这一点不容易,毕竟我之前写过的那两《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的论述前提就是任何人只要掌握一定的工具就能掌握投资窍门。
我再一次地错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与成百上千的投资者写邮件、交谈,得出的结论令人沮丧,在管理资产方面,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勉强合格。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四种能力。首先,他们需要乐于享受投资的过程,就像木匠、园丁或幼教那样敬业爱岗。如果他们不喜欢管钱,那么投资的结果自然就会很糟糕。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对投资的喜爱程度无异于对待补牙。
其次,投资者需要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只是懂得简单的算术和几何,或者熟悉电子行情是远远不够的。掌握基本的投资理论需要理解利润法则,需要掌握概率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
再次,投资者必须熟知从南海骗局到大萧条的金融历史。可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即使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一点也很欠缺。
即使投资者拥有了以上所说的这三种能力,但缺了第四种,那一切都白费。第四种能力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既定战略的控制力,不论遇到什么,都要坚持。“坚持到底”,心血来潮时说来很简单,遗憾的是,当激情退去时,要想做到谈何容易。
我估计拥有以上任何一种能力的人在人群中的数目不会超过10%。这也就是说,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人可以具备所有能力。也许我太悲观了。毕竟这四种素质并不完全不重叠: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他很可能对金融充满兴趣,并潜心研究金融历史。
但是,即使最乐观的估计(即将每种素质拥有人数的比例提高到30%,并且这些数字呈正相关),那也只有不到百分之几的人有资格管理自己的资产。即使拥有了这些必备条件,还需要一点点魄力。最后一个条件——调整情绪,就是传奇的投资家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 Ellis)所谓的“情商的博弈”,这与前三个条件完全无关;华尔街许多精英知道该怎么做,却没能知行合一。
对我们这一代或者上一代来说,缺乏金融能力并无大碍。大多数美国人没有太多的钱投资,大公司的员工又通常参加传统的固定福利(DB)的企业年金计划,这些计划由专人管理,并致力于为投保人和其家人提供稳定的养老金。
不幸的是,传统的固定福利养老计划已经像迪斯科一样不再流行了,美国人要自己管理资产,固定缴费(DC)计划越来越流行,比如401(k)s、 403(b)s以及更糟糕的457s。最终的结果就是,普通劳动者要开始管理自己的资产了。
这种情况有点像让普通人自己去开飞机或做手术。觉得可笑?驾驭复杂的飞机或给子女做切除阑尾的手术的确可笑。可是,大多数美国人在管理自己的退休金时所面临的困难不亚于开飞机或动手术。
序言
在次贷危机阴影久久未散的当下,威廉 J伯恩斯坦提出美国人要为自己的储蓄和投资做主,这当然在深受麦道夫们毒害的美国投资者中深得民心。更为关键的是,由身为哲学与医学双料博士而非投资科班出身的伯恩斯坦,带领读者重温有关投资理财的那些基本常识和规律,在金融服务业声誉扫地的当下美国,显然有更强的说服力。
伯恩斯坦在本书中所做的,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回归投资的本源。这其中包括对金融史的重温、对投资工具的认知、对投资组合的解读、对投资心态的调整和对各种交易成本的关注等内容,这样安排将有助于懵懂的投资者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关于投资的核心知识,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完整投资分析框架和体系。而即使是很多所谓“专业”的理财顾问和投资专家,也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一个投资分析框架和体系。我们完全相信,正如伯恩斯坦所说:“看完这本书,你对金融方面的了解已经远超他们(那些普通经纪人)。”与彼得·林奇、巴菲特等投资领域叱咤风云的老将所写的投资书籍相比,本书作者的优势在于其宽泛的知识面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因此,本书的分析也更多是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系统地把“投资那点事”的本质讲清楚,伯恩斯坦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娓娓道来,化繁为简却又切中要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了现代投资理论的核心——“分散投资”。
记得巴菲特说过,他在错误的投资中所学到的,要比他在成功的投资中所学到的多得多。我们一直认为,这应该是那些仅重视理论和技能正面阐述的证券投资教材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次贷危机,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风险的好机会。在本书中,伯恩斯坦也更乐意从投资的风险开始,从那些投资者最常见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开始,尤其是次贷危机中那些鲜活的“经典”投资错误。当这些错误被条分缕析地解析完毕,正确的投资之道便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对于那些有过切肤之痛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由反及正”的解读显然更加使人印象深刻。
更为关键的是,伯恩斯坦在书中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始终都有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样的一种深刻洞察,加之对金融投资行业多年的体验,让伯恩斯坦对人性在投资错误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尤为入木三分,而投资者由此而获得的收获也是一般证券投资书籍难以企及的。因为其特殊的教育和从业背景,作者的分析也有一些独特的视角,尤其是对人体脑部结构的分析,从生理的角度告诉我们,个人想与市场博弈,并获得稳定收益,那是难上加难的事。进而得出老老实实地用简单投资工具(指数基金等)做好资产配置,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同时,他以实证的脑科学数据证明,市场之所以难以战胜,是因为人性的情绪弱点难以战胜。
伯恩斯坦并不回避自己著作中存在认识上的悖论和分歧,这种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要比那些妄称自己无所不知的“投资天才”更容易取信于人。因为稍有投资经验和常识的人都有体会,投资总是充满了似是而非和自相矛盾的问题和答案,这并不影响那些勇敢、有纪律和善于学习的投资者最终获得满意的回报。譬如,他一方面认为,由于人性的情绪弱点可能极大地妨碍投资者驾驭自己的投资,但是,相对于防范无处不在的金融经纪陷阱,他还是认为投资者应该“我的投资我做主”。
伯恩斯坦对投资始终抱有敬畏之心,他相信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这样的认知对中国投资者而言也有着重要的启示。相比美国,中国投资者更强调自力更生,对于自己的钱自己做主有着难以割舍的偏好。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这方面,中国人也毫无疑问对得起自己早已闻名世界的好学名声。2006年,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创办人段永平以62万美元竞得与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午餐机会;2008年,“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的创始人赵丹阳又以211万美元竞得与巴菲特的午餐机会。由此可见,中国人学习投资的热情和投入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也正因为如此,相比3亿美国人,13亿的中国人完全有机会从伯恩斯坦的这本书中获得更大的收获。我们期待本书在中国能够比在美国本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不过,对于中国普通投资者来说,作者的一些说法不免有些武断,因为投资本身也是一个江湖,十八般武艺其实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某些投资方法一时的得失并不能作为判断其成败的标准。譬如,由于中美市场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差异,中国投资者恐怕不太适合简单地配置市场基准指数基金。即使是在作者看来经常“干坏事”的经纪人,他们其实恰恰是当今中国很多对金融一窍不通的投资者与金融市场发生联系的关键环节之一。 此外,关于房地产投资的论述可能很难令饱受高房价困扰的国内读者信服,因为对于国内市场由于体制原因而出现的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是作者所不了解的一段“金融史”。另外,作者提到的中国股票市场指数过去十年呈现出负增长的说法,我也无法判断他用的是哪一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句经典的名言,用来形容宋三江先生和他所带领的专业团队是非常之贴切的。宋三江先生是国内基金管理产业中非常优秀的理财专家和渠道销售管理者,长期致力于帮助广大的投资者通过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达到财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他和他领导的团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亲自撰写和翻译了许多非常优秀的投资理财书籍,用以帮助正在成长的数亿大陆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和方法,体现出一个资深的基金管理业者对投资者非常负责任的专业态度。而这种专业态度正是现今及未来,大陆基金管理产业所要发展最为根本的生存之道!《投资者宣言:变幻市道的投资理财方略》的作者也是美国最为热心、最受欢迎的投资理财专家,由宋三江先生领衔翻译此书,的确是出版社的明智选择,也是广大读者的福音。
曹旭东
领航财富管理金融教育首席执行官
《零售银行》管理月刊出品人
媒体评论
——约翰·博格(John C. Bogle)
先锋基金公司创始人
《投资者宣言》是一本充满智慧、笔法优雅的著作,适合放在每一位投资者的书架上。
——伯顿 G. 马尔基尔 (Burton G. Malkiel)
《漫步华尔街》作者
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投资书籍。伯恩斯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问题,使得投资不再是那么艰深和枯燥。伯恩斯坦呈现给读者们的金玉良言,总是让我兴奋不已。
—爱德华·塔沃尔(Ed Tower)
杜克大学经济学教授
在投资领域,没有哪个作家可以比得上伯恩斯坦。他的著作是一定要读的,无论你是事业刚刚起步,还是已经退休,这本书都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无价宝典。
——拉里·斯威道尔 ( Larry Swedroe)
白金汉财务服务公司研究总监,“明智投资使你轻松”系列丛书作者
伯恩斯坦把他长期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浓缩到这本易读、易懂的书中,此书值得每一位严肃的投资者认真保存。
——泰勒·拉里摩尔(Taylor Larimore)
《博格投资指南》和《博格退休规划指南》两书的合著者之一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模式,阐述了经久不衰的投资策略。无论是对于初出茅庐还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伯恩斯坦都可以帮助你躲过金融危机,并且建立长期有效的投资组合。
——劳拉·道古 ( Laura F. Dogu)
《博格退休规划指南》的合著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