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内容简介
《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精选了组织设计、制度设计、商业模式、财务管理、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战略、组织行为学、领导力和公司金融等九堂课,是对“商业智慧教学法”实践的精彩呈现,使人身临其境,获益匪浅。
作译者
在《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统计与决策》、《创富志》等国内外学术和财经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图书《发现商业模式》、《重构商业模式》、《慈善的商业模式》、《管理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设计》等。
史永翔 著名企业管理顾问,顶峰效益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YTT利润管理体系创建者,北大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
国际经理人联合会(1MU)中国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际经济研究室首席专家。16年跨国公司工作经验,担任过财务总监、市场总监、总裁等职务,近10年的企业管理顾问经历。
现受聘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EMBA总裁班,讲授“总经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经营”、“企业竞争策略”等课程。
曾出版光盘《总经理财务管理》、《如何提升企业效益》、《不懂财务当不好总经理》等。著有图书《搞通财务出利润》、《向财务要利润》。
目录
推荐序一 (海闻)
推荐序二 (陈春花)
第1章 重新思考商业管理教育的本质 1
第2章 再造商学院课堂 9
第3章 组织设计 43
3.1 如何应对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冲突 43
3.2 协调部门矛盾有何方法 48
第4章 制度设计 54
4.1 有效的责任制度 54
4.2 从博弈论到管理制度设计 61
第5章 商业模式 68
5.1 什么是商业模式 68
5.2 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74
5.3 固定、剩余还是分成 80
第6章 财务管理 87
6.1 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财务思维与管理体系 87
6.2 固定成本高低是如何影响企业盈利的 97
6.3 培养以盈利为根本的思维方式 107
第7章 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 117
序言
我经常询问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习过的学员或者来参观过的朋友,对汇丰商学院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们常常告诉我,是汇丰商学院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与哈佛商学院的百年基业相比,汇丰商学院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但是,这样的一个幼儿,在它诞生以来的短短数年中,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下,正以茁壮的生命力稳健地成长。这样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恪守的“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干”的理念,来自于我们在商学院教学、科研与办学模式上追求卓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呈现在读者手中的这《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是从教学的侧面向关注我们的朋友所作的汇报。书中所介绍的“商业智慧教学法”是汇丰商学院在高端经理人教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运用精炼的公案呈现方式,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将自身的感性直觉、个人经验、理性直觉和知识积累融会贯通,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学习,多角度、多途径、个性化地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层次,启迪学习者的商业智慧。《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通过一系列课堂实例,从不同的侧面详细剖析了“商业智慧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与教学效果。我们希望通过《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向读者呈现一种独特的适用于商学院情境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商业智慧教学法”是在汇丰商学院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检验和积淀而形成的方法体系,凝聚了众多教授学者的教学体验和广大经理人学员在课堂内外的参与互动。这一教学体系也是在与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不断对比中形成并完善起来的。我们努力将中国商学院学员学习模式与普世性的人类认知模式相融汇,为商学院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商业智慧教学法”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定位的创新。“商业智慧教学法”培养四种认知能力(感性直觉、归纳思维、演绎思维、理性直觉),帮助企业家拓展认知管道(公案→过滤→解读→感受→呈现→意图→认知确认),最终实现认知提升。
教学理念的创新。“商业智慧教学法”认为人人均有慧根资源,都有可能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认知提升过程,最终达至智慧境界。商业智慧教学法强调不同学员经历、实践背景的重要性,提倡个性化培养、共同学习,认为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最合适的答案。经过课堂训练,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教学手段的创新。跟企业家在企业的实践过程类似,“商业智慧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感性直觉(也称感觉)和理性直觉(也称理觉)并重,训练企业家发现问题的敏感度,提升其快速、准确、高明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创新。“商业智慧教学法”针对不同教学目标(训练直觉、培养归纳能力、培养演绎能力、训练理觉),开发出了不同的教学过程,使培训的效果更有针对性,经实践证明效果卓著。
通过以上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创新,采用“商业智慧教学法”的课堂为广大经理人和企业家学员的创造性及个人经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尊重和欣赏。因此,学员在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和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会受到限制,对自己的思维不会形成约束,对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因理由化而固执己见。所有学员最终都将学习和体会到最本真的商业智慧。
我相信思想的交流不应该有边界的约束,汇丰商学院的课堂也是没有边界的。通过将我们的教学模式以高度“仿真”的形式再现在《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中,我们希望让更多对商学院知识有所渴求,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够亲身走进我们课堂的朋友也分享到一种真切的课堂体验。通过《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我们期待能够帮助经理人和企业家朋友们体验到汇丰商学院商业智慧课堂的精妙。同时,能够为商学院教授们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在不断创新中超越自我是汇丰商学院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未来,我们还将持续致力于总结和推广汇丰商学院教授们的教学和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创新的形式为社会各界朋友“再造商学院课堂”。
这《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是一个起点。
海闻
北京大学副校长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
2011年12月
推荐序二谈及商科教育,我们不得不提及两个人:彼得·德鲁克和亨利·明茨伯格。德鲁克先生告诫我们,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在于行动。而明茨伯格先生则提出三个非常清晰的论断:“综合”是管理的精髓;MBA教育对象的本质不是MBA,而是管理者;当前的管理者尽管收入丰厚,但却严重缺乏常识。这些重要观点对我个人的管理实践、教学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践应当成为这些活动的使命。当然,一本好的商业书籍,也应当建立在这样的价值观基础之上。欣然推荐《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正是源于这部作品贡献出的以下价值。
价值一:阐明管理者在商学院课堂中究竟应当学习什么。成果只存在于外部,企业的成果体现在顾客身上,学校的成果体现在学生身上,这是德鲁克管理智慧的精髓。遵循这一逻辑,商学院课堂的成果应当体现在管理者这一特殊的学习者身上,《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正是基于此点来展开,清晰的顾客导向是《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的重要特色。正如书中所写,“从学员的反响来看,很难说商学院提供的商业管理教育足够让人满意,并足以支持经理人应对一次次的能力升级和管理蜕变的挑战。商学院所提供的商业管理教育,不仅要让学员获得系统的管理知识,而且应该使学员的管理水平真正得以提升,而不仅是另一个社交场所,或仅仅凭借学员间无序的人际交流带来的片段的分享与感悟。要使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升,就必须重新思考经理人学习的特点,以及商业管理教育的本质所在”。融入平台本身并非唯一目的,管理者学习的目标应当是获得商业智慧、建立认知并将自己转化成为卓有成效的经理人,“能够迅速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准确地判断问题,而且思考的高度明显高于常人,思考跨度明显宽于常人,能打破一般人的思维局限并提出更高明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价值二:教师应当如何再造商学院课堂,以使管理者的学习卓有成效。作者对当前商学院课堂的种类进行了述评,“第一种,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里,教授都是在讲授理论。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一般都不太理想,因为经理人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理论的研究。第二种,一部分商学院的教授会加入一定量的实际案例,或以企业实地访谈的形式,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种方式的局限在于,当人们用实例去印证理论时,会陷入‘常有理’的误区。一个成功的企业,无论举哪方面的例子都是正确的,而一个失败的企业,则有很多不同的实例证明它是错误的,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因缺乏对客观的真实还原而缺乏深度和普适性。第三种,案例教学法,典型代表是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即完全从实践出发,将理论的学习留给经理人自己。然而,案例教学法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很大程度的水土不服,案例和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脱离,不能够大范围地推广开来。”结合述评及具体情境中的管理者思维困境,作者提出了“商业智慧教学法”,将商业问题以公案呈现的方式,综合使用感性直觉、理性直觉、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方式,引导学习者基于自身背景,通过共同学习,多角度和个性化地拓宽认知途径,提升认知层次,启迪商业智慧,最终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公案、过滤、解读、感受、呈现、意图、认知确认等学习环节,而作者后续的主题安排则是对该方法最好的案例说明。
价值三:对管理经典问题及热点问题的智慧启迪。除了阐明管理者的学习目标以及商学院课堂再造的方法,《再造商学院课堂:智慧地学习商业智慧》对商学院课堂中的诸多专业问题逐一进行主题说明,在让读者收获操作方法的同时获得对若干问题的启迪,这些问题包含管理学中的经典问题,如组织管理中的组织及制度设计、人力资源及组织行为学、公司战略及财务管理,这些经典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在作者提供的案例情境下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课堂实践给予的启发,同时也包含今天商业世界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如商业模式、领导力、公司理财,作者同样从方法和商业智慧两个角度予以贡献。
媒体评论
——赵纯均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商业智慧教学法”,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运用精炼的公案呈现方式,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将自身的感性直觉、个人经验、理性直觉和知识积累融会贯通,通过参与者的共同学习,多角度、多途径、个性化地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层次,启迪学习者的商业智慧。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定位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
——海闻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欣然推荐该书,正是源于这部作品贡献出的以下价值:价值一,阐明管理者在商学院课堂中究竟应当学习什么;价值二,教师应当如何再造商学院课堂,以使管理者的学习卓有成效;价值三,对管理经典问题及热点问题的智慧启迪。
——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