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第3版)》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择业技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全新的职业生涯发展观。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引导大学生通过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准确定位来规划职业生涯方向。帮助大学生立足所学专业,选择能发挥自己个性优势和潜能的职业,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及由此带来的人生遗憾。
《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第3版)》共11章,内容包括: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职业分类与职业制度;自我评估与职业定位;环境分析与职业定向;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选择;规划方法与实施策略;职业素质开发;理智择业与求职;成功应聘与签约;创业生涯准备;适应职业角色。《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第3版)》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青年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
第一节 职业生涯是人生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是时代的需要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人生的起步
练习与思考
相关链接:明确人生目标的优点
第2章 职业分类与职业制度
第一节 职业与专业
第二节 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
第三节 用人单位与职业制度
练习与思考
相关链接:职业准入制度
第3章 自我评估与职业定位
第一节 自我评估
第二节 个性与职业
第三节 职业性向与职业锚
练习与思考
相关链接:开发潜能六定律
第4章 环境分析与职业定向
前言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系统的职业辅导是从中学开始的,在进入高校之前,青年们已经比较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进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没有职业规划与辅导的内容,可时代却把大学生就业推向了市场。面对狂风巨浪的市场海洋,有人说生涯设计是徒劳:“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认为:生涯设计正如远洋航行,必须确定目标,才不致被莫测的风浪,迷失方向,只要把握好自己手中的舵,又怎么会畏惧风浪?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准备人生,我们需要赶快补上以学校为主渠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力求使学生在走向职业生涯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现实情况正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盲点,导致了个别人择业的盲目和生涯的挫折。如何对待人生,还是那句老话: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谁也无法拥有比别人多的时间,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它的前提条件是尽量保证人生每一个选择的正确。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使你“南辕北辙”,我们无法承担这样的损失,因为人生的旅途是不可逆的。职业发展是个动态且非线性的过程,它是社会、组织和个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职业生涯而言,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应该是对这个过程的有效调控。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毕业后,基本相同的条件,选择上的一点差别,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工作过程中,为追求理想工作而频繁“跳槽”,使个人发展受到了限制;盲目地“充电”和片面地追求证书,使经济和时间上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我们需要客观地面对现实,认真地规划我们的职业发展,只有当我们的选择和决策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同时被市场认可时,我们才有机会成功。人,放对了地方是天才,放错了地方可能是地才。规划自身,发展和完善自身,是对自己、对企业和对社会的厂种责任。
大众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天之骄子”的从容和优越,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掩饰不住“焦子”的心态。他们带着中学升学教育造就的素质,受封闭的农业经济和计划经济固有惯性的社会影响和父母们所希冀的“学而优则仕”的期望,一些人把考大学作为最终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踏进了大学。他们对角色定位认同偏颇,目标茫然,择业焦灼。这种压力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或许是一种进步,但对大学生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面对即将步入的现实社会,如何在竞争压力下走向成功,这是每一位学子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努力的方向只能是: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把握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这是贯穿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不仅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职业生握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观。书中的基本原理、确立的原则、观念以及给出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
本书参编人员都是长期工作在学生就业指导和企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本着教育工作者特有的责任感,凭着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和社会的熟悉了解,群策群力,向大家奉献出了这本经验总结。本书为方便各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相关章节为任课教师留有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本书自2005年6月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经过二版八次印刷,本次改编是在第二版基础上的进一步修订,融入了教与学的体会和时代信息。
本书编写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广泛吸取了各家之长;所参考文献在书后列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