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目录
1 领导成就企业
2 聪明的“懒太夫”
3 拍板的魅力
4 适度距离管理
5 用好领导的特权
6 归粗于已,让细于人
7 门外汉的奇迹
8 龟爬比兔跑来得快
9 像“农夫”一样经营企业
10 “空降兵”不妨慢跑
11 牵住牛鼻子
12 管头管脚
13 从小做起
第二部分 设计:有谋有略
14 成功管理是设计出来的
15 核心理念是企业的航海灯
16 建一个强组织
17 把握“涵盖性管理要未”
18 经营在前,管理随后
前言
感谢上帝选择了我,我亦选择了认真地生活。
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这句话道出了求学与实践的一个辩证关系。对于我这个习惯在实践土壤里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句话应改为"知为行之师,行为知之成"。这儿的"知",不仅来自学校,更源自于生活、学白于他人、来自于实践的感悟;由感悟而成的"知",又无时无刻不在指导我的"行"。作为总经理的我,每一时刻,无不在有意无意之间凝炼着对管理的独到感悟。
漫漫管理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快乐的路。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也常常饱含着失败的滋味。我也知道,自己仍将遭遇失败。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选择这样一条路而后悔过。
1987年,我主动要求离开舒服的政府官位,投身到严重亏损的国营企业。这一千就是三家,前两家干得很不错,后一家干砸了,加起来一共八年整。这是起步的八年,也是我初尝管理滋味的八年,其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付出总有回报,酸甜苦辣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是我在管理世界中掘到的"第一桶金"。
一路走来,幸有贵人相助。承蒙小天鹅朱德坤先生提携,使我有了一个事业转机,我非常有幸地进入了德国西门子在华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都说德国西门子管理是世界上最优秀管理的典范。这一难得机会垂幸于我,使我内心至今深藏着对朱德坤先生的感激之情。
在西门子任职期间,我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取这一国际最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我先后多次到德国西门子企业接受当代领导管理培训,还专门受训于西门子(中国)管理学院和中欧管理学院。短短三年,使我真正打开了眼界,体验到了一般人几乎无法体验的东西,感悟到了西方优秀企业管理的一些真知灼见。
1999年4月,我又有机会掌门一家由中国著名集团公司和日本松下公司共同投资的合资企业。作为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实践者,我颇为自信地开始尝试一次全新角度、全新思维、全方位改造的现代管理实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内,这家公司的销量连年翻番,效益出人意料地成倍增长,在业内获得很好的口碑。
现在,我已经来到了一家民营企业,作为拥有这家公司股份的总经理,工作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应该说,这是一次全新意义上的管理实践。养育自己的"孩子",时时为"孩子"的未来而揪心不安,时时又为"孩子"的成长而心满意足。
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班教育,汗颜自己至今没能一字一句地把一本管理教科书从头至尾地读完。如果说,在管理实践中,我取得了一点有效的东西的话,那便得益于我从未停止过的"知"与"行"。在我的眼里,管理不是枯燥名词的堆砌,不是隔靴搔痒的岸上教练,更不是依葫芦画瓢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丰富多彩,惟有身体力行方可体验、感知和升华的实践。
管理无边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作为一个永远求知若渴的学生,我从他人身上,在问题里面,在挫折面前,感悟到了管理甘甜;作为一个总经理,我在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更加感悟到了管理的无限。
管理充满乐趣 在管理中,复杂与简单、变幻与平淡、粗犷与精细、刻板与圆滑、无情与有情、未来与眼前同时并存,交织繁衍,永无止境;时而给人顺畅与烦恼,时而给人探索与迷茫,时而又给人以惊喜与叹息。管理的世界就如同一个变幻无常的万花筒。
管理需要灵性 在有灵性的管理者眼中,企业是一个活脱脱的生命体。管理者应顺其心跳的节奏、呼吸的韵律、血液的流动、思想的张扬而激情澎湃。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和企业融为一体,获得灵性。
管理之妙在于无法雷同 就像自然界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在管理世界里,你也永远不可能找到两家完全相同的公司。即使是同一家公司,有几任管理者,就会呈现出几种完全不同的面貌。管理无法照搬、模仿,只有嫁接融合后的自我固化。因此,管理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也就是说,每个公司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所谓模式,就是每个公司自己独有的知识财富,他人无法拷贝、临摹、移植。
管理是长线 一个成功的组织不是为短期赚钱而存在,它苦苦追求的是使每位员工的付出都能融入到组织的整体战略之中,从而使企业长期盈利。抱着一蹴而就的管理思想,其结果必定是徒劳的。
管理来自实践 当你读完硕土、博士、MBA等等,尽管已经满腹经纶,踌躇满志,充满豪情壮志。但是,碰到现实问题,却也仍旧会不知所措。相反,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乃至从未踏进过学校大门的人,凭着勇气、悟性和机遇,却也能创一番家业,获得惊人成功,还能滔滔不绝地把管理奥妙透露给你。管理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践性,而非其理论。管理人的生命之树,只有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才会富有朝气和活力。
管理需要感悟 感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过程,通过感觉、思想、演绎、筛选、抽象,然后上升到可操作性的概念、规则和流程。感悟是通向成功管理的有效途径。它需要积极的思考,尽管这样的思考会给你带来烦恼甚至痛苦。然而,我们仍旧需要随时随地地思考,惟有如此,方有感悟。感悟需要童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怀有好奇、简单、执著、柔性的思维。童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创意,让一个管理者永无止境地面对一切,每天都在追求更好!
管理需要真性情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惟有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做一个源自生活、悟自实践、发自心灵、学自他人的性情中人,才有可能不被时代大竞争所淘汰,才有可能在这潮起潮落的变幻中永葆事业青春。
末了,必须提起几句话。感谢阎海云女士。最初,是她不厌其烦地对初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修改和统合,串起了散在沙地上的贝壳,让我有勇气把初稿交给出版社。感谢4CIT经理世界》胡明沛副总编,当初是他鼓励我写管理类文稿,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位杂志编辑。感谢《经理人》总编杨俊杰先生,是他为我专门在其杂志上开辟了一个专栏,以及为我每篇文章斧正的周建华编辑,他的文笔实在令我敬佩,每次都能让我受益菲浅。更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经其精心策划和编辑之手,本书才以一个我喜欢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